跳到主要內容

老年性便秘的中醫療法


老年性便秘是指長者大便間隔延長,並超過48小時不排便者,便可診斷為便秘。便秘患者的大便一般性質形狀多乾硬成羊矢粒結狀,排出時困難,也有大便雖然不乾硬,但排便時卻有艱澀不爽的情況。一些長者除長期便秘外,亦可因為便秘日久,濁氣不降而出現其它兼症,例如:頭暈、頭痛、納呆、腹脹、口瘡、口氣、咽痛、眠差等病症,更可能併發痔瘡、肛裂等疾患。另外,情況嚴重的話,個別體虛多病的長者,亦可因過度用力排便而誘發心臟病、腹外疝 、腦溢血中風、甚至猝死。

傳統中醫認為長者便秘的病因是由於個體氣血陰陽的逐漸虧衰,胃氣通降無力所引致,也有其他的因素包括:
1.      不良飲食習慣 : 如食量不足、進食油脂過少、進食含纖維的蔬果過少、每天喝水量不足、過食煎炸辛辣食物、素嗜吸煙,咖啡,醇酒及濃茶。
2.      不良排便習慣 : 如忽視便意、抑制排便、排便姿勢不當。
3.      不良的生活習慣 : 如睡眠不足、缺乏運動、勞逸過度;心情鬱惱及氣候變化等等皆可誘發此病。

傳統中醫在治療方面,一般以辨証論治為基礎,但治則總離不開通腑排便。通便方法多樣,有健脾益氣、養血潤燥、溫通開秘、清熱潤腸、順氣導滯等等,但長者必須以養血潤燥為先導,切不可妄用攻下中西藥物,避免傷陰耗氣,進一步影響健康。


便秘的護理與調攝

1. 長者必須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無論有否便意,應該規定按時坐厠作排便動作;
2.   在飲食調理方面,長者應儘量避免過食煎炒辛辣食物,亦不可過食生冷寒涼食物,宜多吃蔬菜和水果,如香蕉、梨子、及含高纖維的食物;
3.   長者每天應定時多飲暖開水,每日起床後飲用淡鹽水500800 ml , 以加强刺激腸道蠕動 , 稀釋大便預防便秘;
4.    長者應避免長久坐臥,因久坐傷脾久臥傷氣,平時應多做運動,如公園散步或體操等以鍛煉身體;
5.    長者應每天局部自我按摩腹部,以加強氣血運行,幫助食物消化及刺激腸道蠕動以利排便;
6.    長者應保持心境平和舒,避免情緒過度刺激;
7.    假若便秘日久或長者氣血虧虛致致大便乾結難排,當長者無力排便時,可適當適量選用外塞甘油栓以潤滑並刺激腸壁,令大便軟化且易於排出;亦可在晨起後,飮服蜂蜜糖水以涼潤腸道,改善排便;
8.    對老人性便秘患者,應慎用瀉下藥如大黃或番㵼葉等,避免長期服用這些藥物,以免影響腸道功能。

預防便秘的按摩手法

1.  按揉臍周:長者用雙手掌重疊放置於肚臍部位,然用輕輕用力順時針方向按揉5分鐘;
2.  推按腹脘:長者先用右掌輕力從右腹部推向左腹部,再用左掌輕力從左腹部推向右腹部,兩掌交替推按5分鐘;
3.  按揉腹脘:長者用右掌從右下腹起始 , 沿腹周邊循序作環形向左下腹輕按,用力均勻,每次堅持15分鐘, 依據長者體質按摩時可取坐位或平臥位;
4.  按壓腹脘:長者用右拇指,稍稍用力沿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循序順時針按壓腹部10遍;
5.  拍打腹脘:長者可虛握雙掌,無規律地拍擊腹脘部約5分鐘。

老年性便秘的食療方

材料:黑芝麻 30克、核桃仁30克及蜂蜜適量。
製法:將上述兩味一起研碎成泥,加蜂蜜,以温開水冲服,每天早晚空腹各服1次,對老年習慣性便秘有幫助。


註冊中醫師 陳澤鵬博士 @2016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18年 春節假期 休診通告

熱敷/冰敷

對於關節及肌筋組織損傷,治療時究竟應該用熱敷或是用冰敷?我曾經和一些有西醫學訓練背景的中醫同學們討論過這問題,但基於各自的立場,他們當然堅持要應用冰敷來處理這些疾患,但我無奈會反問他們有一部中醫經典著作/教科書籍,或有那一位老師/教授論述過冰敷這療法 嗎 ?這或許 是 由於我們的老祖宗當時並沒有冰箱或雪櫃⋯⋯一笑? 但今天瀏灠網上資訊時給我看到一篇標題為 RICE: The end of an ice age 的文章,它引述一些2014年初的文獻,提出這個幾十年來認為用休息、冰敷、加壓及抬高等作為標準治療關節及肌筋組織損傷的方案並非全然正確,而冰敷的應用更有可能延遲病灶的康復,甚或引致冰敷組織因血流減少而壞死及做成附近神經永久損傷。全文請參閱 http://stoneathleticmedicine.com/2014/04/rice-the-end-of-an-ice-age/ 註冊中醫師   陳澤鵬    2014

乒乓球與肌腱勞損

一位平素抗拒戶外運動的女性友人退休多個月來積極參與室內乒乓球運動。昨天她來就診時訴說右手腕部關節「扭親」並感覺腕關節內酸脹,握扳時不能發力。這是因為人體關節的活動是藉著肌肉的收縮牽引肌腱兩端所附著的骨骼來進行的。雖然這些組織有腱鞘及滑液鞘的保護及內裏滑液的潤滑,但在過度劇烈摩擦作用時,這些腱鞘難免會引起無菌性炎症,俗稱「腱鞘炎」。 體檢時發現友人右手腕腱鞘及周圍局部腫脹伴壓痛、關節過伸或過屈時會令疼痛加重的抗阻試驗陽性癥狀,很明顯友人患有腕肌腱鞘炎症。總的來說,這是因為友人一貫祇用直板打法,而這種握板法,握緊球板時,持板手腕及五個手指肌肉常處於緊張狀態,因此當揮扳時,手腕關節活動便會加劇摩擦,極易引起腕肌腱鞘炎症。 中醫治療以局部輕揉患處 3 分鐘令腫脹部位肌肉放鬆,再以手法理筋令關節儘量牽開,之後隨經配穴以針灸治療。嚴重者可配合舒筋活血藥物外敷內服,療效較佳。    根據研究報導,腱鞘炎症的治療忌過用重手法治推揉,以免加重局部組織腫脹,令腱鞘加重損傷;同時患者亦應避免或少用該受傷肌鍵,以使該受創肌鍵有恢復的時間。任何情況下也不可冰敷患處,因冰敷會加重腱鞘與肌腱之間的緊張度,從而令患者感到局部症狀加重。 最後,切記不可隨便使用封閉療法,此法雖然可暫時消炎止痛,卻非治本之道,科學研究亦證明激素類藥物可使肌肉纖維變性,當藥物在鍵鞘內沉著,便會漸漸成為慢性鍵鞘炎。 註冊中醫師 陳澤鵬 中醫博士